![]() |
品牌 | POM |
货号 | 100 |
用途 | 配件 |
牌号 | SX-35 |
型号 | SX-35 |
品名 | POM |
外形尺寸 | 25/kg |
生产企业 | 日本宝理 |
是否进口 | 是 |
日本宝理POM SX-35
聚甲醛作为工程塑料五虎将之一,英文名称:polyformaldehyde,英文缩写为POM。热塑性结晶聚合物。被誉为“超钢”或者“赛钢”。
1920年,德国化学家赫尔曼·施陶丁格首先发现了POM的结构和聚合过程,POM在当时并未商业化。
1940年,杜邦公司发表了关于无水甲醛聚合方法的,为POM工业化奠定了基础。
1960年,杜邦实现了均聚POM的工业化生产,命名为Delrin。
1962年,美国塞拉尼斯公司实现了共聚POM的工业化生产,商品名为Celcon。
POM分为两大类,一类为均聚甲醛,以杜邦和旭化成为代表,另一类为共聚甲醛,除了上述两家,其他供应商的产品基本都为共聚,旭化成是个NB的公司,均聚和共聚都生产。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均聚和共聚的特点,以便更准确的选择材料。
01耐热性能耐热性能≠熔点,而是POM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能力。由于均聚甲醛分子链中基本都是-C-O-键,键能大约为20~40kcal/mol,而共聚甲醛中增加了一些-C-C-O-键,键能大约是60~80kcal/mol,因此需要共聚甲醛分解所需的能量更高,so,共聚甲醛的长期热稳定性更好。热稳定性能影响的不仅是产品的工作环境,同时对于现在汽车产业的VOC及气味管控也有着很大的影响,均聚甲醛注塑的时候气味大,而对于POM而言,气味一般就代表甲醛释放量大,这酸爽,闻过的都知道。